在綜采三工區(qū)轟鳴的機械聲中,總能看到一個身姿挺拔、步伐鏗鏘的身影——機電檢修班班長張彥文。這位退伍軍人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擔當,在百米井下書寫著新時代煤礦工人的奮斗篇章。
軍魂鑄就鋼鐵擔當
2008年,張彥文脫下軍裝換上工裝,從部隊轉業(yè)到煤礦機電檢修一線。面對復雜的綜采設備和陌生的技術領域,他發(fā)揚軍人“敢啃硬骨頭”的作風,白天跟著師傅學技術,晚上抱著圖紙學理論,短短一年便成長為班組的“技術尖兵”。
當上班長以后,他的身影更是遍布井下。每天到工作面第一件事就是巡視步檢,從設備列車到工作面,再到回風巷。質量標準化完善、安全隱患整改、交叉作業(yè)溝通協(xié)調,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總是記得滿滿當當,寫在紙上也記在心里。
攻堅克難保生產(chǎn)
2024年4月,S1212綜采工作面遭遇罕見地質構造,推采停滯不前,設備問題頻發(fā)。張彥文帶領檢修班加大日常檢修力度,縮短關鍵設備點檢周期,成立預裂攻關小組,順利度過巖性硬范圍廣的地質變化帶。
“檢修質量是通過生產(chǎn)情況反映的。”張彥文一直踐行這句話。十幾年的工作經(jīng)歷使得他對綜采設備了如指掌,小到螺栓的緊固周期,大到大型部件的更換,哪里有疑問哪里就會出現(xiàn)他的身影。在他的帶領下,綜采三工區(qū)機電事故率得到明顯下降。
鐵漢柔情聚人心
作為“兵頭將尾”,張彥文將軍隊的“傳幫帶”融入班組管理。組織“技能大講堂”,將外出培訓員工的學習成果轉化為實效生產(chǎn)力,以點帶面,有效的提升了班組成員的檢修技能水平。
這個鐵血漢子也有細膩一面。班組成員家庭變故他帶頭捐款,職工子女升學他幫忙聯(lián)系學校。檢修工文永兵說:“跟著張班長,苦累都不怕,就覺得心里有團火!”
煤海深處踐初心
工作面一如既往地燈火通明,張彥文的身影依舊忙碌。他深知,每一份努力都是為了煤礦的安全生產(chǎn),讓每一噸煤都出的安全高效。在井下漫長的巷道里,他的身影成了最獨特的風景線。
從軍人到礦工,變的是身份,不變的是忠誠與擔當。張彥文用實干勾勒奮斗軌跡,以螺絲釘精神守護礦山“脈搏”,在百米井下續(xù)寫著新時代煤礦工人的榮光。(供稿:路澤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