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遠益清,亭亭凈植,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。
——題記
我常想,為何古往今來的人們贊頌廉潔而唾棄貪污?為何海瑞能名揚青史?為何貪官污吏遺臭萬年?直到我看到了一句浪漫到信仰里的話:“我將無我,不負人民。”我才明白,有權利的人,用權力實現(xiàn)自己的貪欲,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,這種低級的快樂是很容易達到的,但難的是違背人類的天性,將信仰灌到血液里,始終如一的為人民服務,為實現(xiàn)偉大的事業(yè)而奮斗終生,這樣的快樂,是真正高級的快樂,是將名垂青史,載入史冊的偉大,是永遠的韶華。那些可歌可泣的,為人民和真理而奮斗終生的人們,歷史會永遠記得他們,人民會永遠記得他們。
為何要廉潔?我想應是出師表里那句話:“親賢臣,遠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,親小人,遠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。”古往今來多少大業(yè)毀于私利,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楚懷王寵妃鄭袖,勾結靳尚,陷害屈原,致使屈原被放逐,又為一己私利收受張儀賄賂,放走張儀,最后被張儀誆騙,換走楚國六百里江山,楚國國事漸衰,讓楚懷王終至“兵挫地削,亡其六郡,身客死于秦,為天下笑。”國破家亡,屈原投江自盡。于是問:“天下的君王無不愛忠臣賢臣,然亡國破家之事卻屢見不鮮,何也?左不過是他們眼中的忠賢,既不忠,也不賢。”
為何要廉潔?唐朝有一宰相,自幼好學,二十七歲就中了進士,學識淵搏,才學出眾,寫下了著名的《憫農(nóng)》二首,“四海無閑田,農(nóng)夫猶餓死。”但就是這樣一位宰相,在飛黃騰達后驕奢淫逸,為一己私利凌駕于一方百姓之上,黎民苦不堪言。他在發(fā)跡前,經(jīng)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做客,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"叔叔"。然而發(fā)跡后,李元將稱自己為"弟",為"侄",他都不高興,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,才勉強接受。后來他由于生活豪奢、為官酷暴、濫施淫威,被定性為酷吏,按照唐朝的規(guī)定,即使死后也要被剝奪爵位,子孫不得做官。因此死去的李紳受到了"削紳三官,子孫不得仕"的懲罰。
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一百多年前,我們黨帶領著中華大地上的勞苦人民從苦難、戰(zhàn)爭、貧窮中走了出來,炮火中犧牲的烈士、革命斗爭中犧牲的烈士、建設新中國途中犧牲的烈士,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與事跡都讓我潸然淚下,為之感動。正如我今日享受著和平美好,提起他們的名字與事跡之時,我知他們是為我而死,為華夏大地的每一個普通人的幸福而死。那紅旗下的耀眼光芒是烈士群星閃耀,千年萬載,韶華永在,他們像一棵永遠屹立的常青樹,扎根華夏大地,枝繁葉茂,為后世子孫撐起一片廣袤的蔭涼。而貪污腐敗,腐蝕的不光是自己的人生,更是在腐蝕無數(shù)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今日之美好。我艱信,這世上一定有比金錢和權力更美好的信仰存在,所謂廉潔自律,就是在無數(shù)前輩的常青樹上添加更多、更廣袤的綠蔭,直到這棵樹成為堅韌不拔的參天大樹。(張子雄 張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