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帝,姓公孫,名軒轅,號有熊,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部族首領(lǐng)。他合炎帝、敗蚩尤,統(tǒng)一了三大部落,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,結(jié)束了蠻荒渾濁,開啟了文明先河。黃帝被列為五帝之首,被尊為奠基文明、肇造華夏的人文始祖。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,即由黃帝時期開始。
7月11日,“從文物里讀懂中國”全國媒體尋根溯源陜西行活動來到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,在橋山之巔,沮水之濱,海內(nèi)外炎黃子孫共同景仰的民族圣地——黃帝陵,一同聆聽華人血脈中的共鳴之聲。
黃帝手植柏。
黃帝親手種下的柏樹種子,在五千年后遨游太空!
《史記》載:“黃帝崩、葬橋山”。橋山總面積600余公頃,沮水環(huán)繞,山豐土厚,擁有古柏八萬余株,風(fēng)景秀美。
黃帝陵園內(nèi)有漢武仙臺、祭亭、墓冢、龍馭閣等景點;軒轅廟俗稱黃帝廟,是供奉和祭祀軒轅黃帝的場所,主要建筑沿南北軸線依次為廟門、誠心亭、碑亭、“人文初祖”殿、祭祀廣場、軒轅殿,處處顯示出華夏文明的源遠(yuǎn)流長、博大精深。
軒轅廟始建于漢代,原址在橋山西麓,宋太祖開寶5年(公元972年)遷建今址。
黃帝陵管理局護林科科長李小軍接受記者采訪。
進入軒轅廟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聞名世界的“黃帝手植柏”。黃帝陵管理局護林科科長李小軍介紹,手植柏樹高19.3米,下圍11米,屬于側(cè)柏樹種,是黃帝親手栽植,距今約有5000多年的樹齡。樹枝像虬龍在空中盤繞,蒼勁挺拔、冠蓋蔽空,四季常青、枝繁葉茂,是黃帝陵景區(qū)最有價值的文化遺產(chǎn)和歷史見證。當(dāng)?shù)厮渍Z云:“七摟八拃半,疙里疙瘩不上算”,意思是七個人手拉手還合抱不攏樹干,由此可見這棵柏樹的粗壯與古老。
在這棵“世界柏樹之父”的周圍,都種滿了歷朝歷代的柏樹,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保護。根據(jù)現(xiàn)保存的碑石記載,早在唐代就在橋山上開始大規(guī)模種植柏樹。如今橋山上共生長柏樹八萬六千余株,其中千年以上的柏樹就有三萬多株,是我國現(xiàn)存面積最大、保護最完整的古柏群,可謂稀世珍寶。
李小軍說,傳說黃帝戰(zhàn)敗蚩尤,定居橋山,建立橋國。橋國群民在黃帝教化下,伐樹筑屋,開始文明生活。但砍伐樹木,致使橋山周圍的森林樹木日漸減少。那時,人們還不懂得砍伐森林會帶來怎樣的嚴(yán)重后果。待到暴雨襲來,因生態(tài)失衡導(dǎo)致山洪暴發(fā),百姓遭受了巨大災(zāi)難。災(zāi)難過后,黃帝召集百姓:“今后再也不能任意砍伐森林樹木了。如果再砍伐下去,橋國就沒有森林樹木了,到那時我們吃什么?穿什么?我愿和大家一起上山種樹,用不了多久,山上就會長滿樹林,那時橋國百姓才能安居。”說罷,黃帝帶頭栽了一棵小柏樹。這棵小柏樹就是冠蓋天下的“黃帝手植柏”。從黃帝親手栽樹時起,植樹造林就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項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世世代代延續(xù)下來。
令人驚嘆的是,“黃帝手植柏”這棵見證中華文明的古樹,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。李小軍介紹,“黃帝手植柏”旁邊有一棵小柏樹,這是2013年“黃帝手植柏”的種子落到地面上長出的新苗,這說明5000多歲的側(cè)柏仍然有繁殖能力。2016年中秋,黃帝手植柏的種子搭載神舟十一號貨運飛船遨游太空并返回,在科學(xué)家們的選育和培植下,黃帝陵苗圃里的上百棵航天育種苗,長勢良好,有些已經(jīng)2米多高。
每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這里舉行。
黃陵祭祖,成為維系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!
“赫赫始祖,吾華肇造;胄衍祀綿,岳峨河浩……”在2023年黃陵祭祖活動上,隨著《黃帝頌》音樂響起,象征中華的巨龍蜿蜒騰飛,眾人懷著緬懷的心情,共同在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。全球華人血脈相連,每年清明之時、重陽之際,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共聚橋山腳下,沮水河畔,舉行隆重的祭祀黃帝典禮,緬懷始祖,慎終追遠(yuǎn)。
黃帝陵公祭主題曲《黃帝頌》,背后也有一個特別的故事:1936年12月25日,西安事變和平解決,國共兩黨開始了第二次合作。1937年4月5日清明節(jié),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(guān)頭,國共兩黨摒棄前嫌,同派代表齊聚橋山,舉行了一次在當(dāng)時最為隆重的共同祭祖儀式。國共兩黨同祭黃帝陵,被史學(xué)家認(rèn)定為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標(biāo)志性事件。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國共產(chǎn)黨和蘇維埃政府親筆書寫了一篇祭文,這篇祭文堪稱中華民族抗日戰(zhàn)爭的“出師表”。如今,祭文被改編成黃帝陵公祭主題曲廣為傳唱,每每響起都震撼人心。
黃帝被稱為“人文初祖”。
“古柏千叢迎赤子,心香一炷祭軒轅”,千百年來,祭祀軒轅黃帝活動綿延不斷,黃帝陵已成為跨越時空、凝聚民族情感,振奮民族精神的強大紐帶,更是億萬炎黃子孫心馳神往、尋根祭祖的神圣殿堂。
媒體團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軒轅大殿,這里便是祭祀活動陳放祭器、禮器、祭品的場所。大殿中央是黃帝的巨型石刻浮雕像。大殿四周由36根石柱圍合成40X40米的方形空間,每面9根石柱,寓意四海九州。大殿屋頂中央有直徑14米的圓形天光,取古人“天圓地方”的理念,殿內(nèi)地面采用青、紅、白、黑、黃五色花崗石鋪砌,代表五方、五位、五行、五色,隱喻黃帝光耀華夏社稷。祭祀黃帝與中國傳統(tǒng)的祭天、祭地、祭日月相結(jié)合,也蘊含著黃帝的功績與天地同在,與日月同輝。
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國共產(chǎn)黨和蘇維埃政府親筆書寫了這篇祭文。
歷朝歷代無論是皇親國戚、達(dá)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,無論漢滿回蒙,不分黨派政見,人們都來橋山滿懷虔誠之心祭拜祖先,歷史上許多名人政要、文人墨客都曾來謁陵題詩。
2015年初,習(xí)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視察時指出“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(biāo)識”,高度概括了黃帝陵祭祀的意義和實質(zhì)。祭祀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風(fēng)俗,祭祀黃帝在歷史上堪稱國家大典。
新華社記者王晶晶在參觀過后說:“如今,黃帝陵已經(jīng)成為凝聚民族情感、振奮民族精神、激發(fā)愛國熱情和促進祖國統(tǒng)一的強大精神紐帶。作為新聞媒體,我們要在吃透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基礎(chǔ)上,做出更多的傳播中華民族文化的創(chuàng)意內(nèi)容,讓更多人愛上傳統(tǒng)文化!”(記者 王佳禎 馬晴茹 宋洋 王靖升)